回顾那些年港澳台歇业的航空公司

航旅新零售 航旅新零售 李善若 2021-01-18 13:57:43

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填海造陆建成的机场怎么样了?

1911年2月22日,“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率领广东飞行器公司的技术人员,带着两架飞机连同制造飞机的器材设备乘船离开旧金山回国,其后于3月22日抵达香港。与此同时,一名比利时飞行家查尔斯‧温德邦(Charles Van den Born)带着三架费文双翼机抵达香港,并于3月18日在沙田的浅滩上成功飞行,揭开了香港动力飞行发展的序幕。

一、 香港那些歇业的航空公司

(一)香港的航空运输发展的早期启蒙阶段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何启,区德,曹善允等组成启德投资公司,计划在九龙城寨外的九龙湾北岸,进行大规模填海。后来由于该公司不幸倒闭,这块填海土地因而空置。到1924年,新填地120英亩一部建成新住宅区,政府接收了其余大部份,认为该地块适宜建设机场,拨款建设海空军机场。机场建成后以何启爵士和区德先生的名字命名为“启德机场”。1925年新年元旦,该机场开展了首次有记录的航空飞行活动。

1936年3月24日,帝国航空公司(Imperial Airways)开辟了由吉隆坡到香港启德机场的第一个商业航班,极大的鼓舞了航空公司在香港开辟更多的商业航线。同年11月5日,中国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简称CNAC)的“福建号”水上飞机载着旅客和邮包,从上海龙华机场起飞顺利抵达香港九龙启德机场,开启了首次沪港直航。同时,泛美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简称Pan Am)的“飞剪号”飞机从洛杉矶出发,经檀香山、关岛、马尼拉至香港,开辟了香港的跨太平洋航线。至此,香港的民航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把启德机场发展成为一个有两条交叉跑道的军用机场。二战期间,盟国战机多次轰炸香港,机场损毁严重。战后英国接管了香港,对机场进行了扩建。1946年5月1日,民航处(Civil Aviation Department,简称:CAD)正式成立,专责香港的空中交通管理及监管香港民航业。

(二)国际航运中心的爆发增长与高度繁荣

二战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休养与复苏,香港的民航运输业也迈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1946年9月24日,两位以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空飞行“驼峰”航线而闻名的前空军飞行员——美国籍的Roy C Farrell和澳大利亚籍的 Sydney H de Kantzow打算从澳大利亚将急需的货物运到战后的中国,由此诞生了香港第一家提供民航服务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imited,简称:国泰)。

1947年,泛美航空公司的环球航线取道香港,香港已成为空运中心。1949年,澳洲海外航空公司更开辟了来往香港、悉尼,途经达尔文及拉布恩的定期航班,还有英国海外航空公司每周来往香港及伦敦,途经罗马、开罗、巴士拉。卡拉奇、加尔各答及曼谷的班机。

Ø 香港航空(Hong Kong Airways)(1947年-1959年)

香港航空(Hong Kong Airways,简称为“港航”)原为一家在1940年代至50年代以香港为基地的航空公司,是香港第二家提供民航服务的航空公司。

投资方背景:香港航空的主要股东是英国海外航空(British Overseas Airways Corporation,BOAC是英国航空的前身)和怡和洋行,经营期间两家公司的股权比例曾大幅度变动,因此两家公司均曾主导港航的营运。

运营机型:道格拉斯DC-3和维克斯子爵式(Vickers Viscount)

开飞航线:当时中国实施天空开放政策,容许两地的其中两间航空公司飞行中港航线。因此,英国海外航空遂透过港航经营往返大陆的航线。

经营情况:四十年代末是港航的全盛时期。当时大批内地富裕难民为逃避战乱(国共内战)而来港,令港航经营的多条往返中国大陆的航线皆十分繁忙——当时单是来往广州的航线,一天便有4班以上。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跟香港断航,令港航失去多条主要航线。继后,由于韩战的理由,朝鲜半岛航线也因安全理由而断航(至韩战结束后恢复至韩国的航线),经营变得更见困难。后来,港航的航线更只剩下日本和台湾航线。随着经营恶化,英国海外航空将大部分股权让给怡和洋行。

1954年,英国海外航空再次入主港航,并购置两部全新的维克斯子爵式客机(Vickers Viscount),锐意革新。港航增开汉城、东京航线及重开马尼拉航线,但仍然未能摆脱亏损。1958年,太古洋行旗下的国泰航空全面收购香港航空并入,1959年原牌照缴交。

Ø 澳门航空运输有限公司

1940年代澳门航空运输有限公司租用的一辆水陆两用飞机“澳门小姐”来往香港及澳门两地,航程仅需20分钟,是当时来往两地最快捷的交通工具。1948年7月16日,该航机原定下午6时飞抵香港启德机场,但飞机突然失踪。该航班被骑劫,失事坠毁,成为全球历史上首宗商用客机劫机案。

投资方背景:1948年4月,澳门葡籍富豪佩德罗·罗保与华人富豪梁昌合资兴办澳门航空运输有限公司,于香港注册。罗保任董事长,梁昌任经理,同年4月4日正式开幕,并由澳督柯维纳主持航机“澳门小姐”号的命名礼,4月9日正式通航。

运营机型:PBY型的双引擎螺旋桨机水陆两用飞机(飞机注册编号为VR-HDT,飞机由香港国泰航空拥有,租予澳门航空运输公司)

开飞航线:香港---澳门,初航时,每周开航4天,其中周末、周日来回各开3班,周一及周五则每日来回一班。

经营情况:“澳门小姐”全机共设30个座位,备有当年仍属尖端产品的无线电通讯,以便与机场通话。乘客多是富豪及有名望人士。劫机案发生,澳门航空运输公司只经营了1年零8个月便宣告结束,港澳飞行航线再次中断,直至1960年代初,澳航引进新式的水上飞机再度营运,可是1963年启航的水翼船服务让澳航再度因竞争力不足而再度停办。

Ø 甘泉香港航空公司(Oasis Hong Kong Airlines)(2005年-2008年)

甘泉香港航空有限公司(简称:甘泉航空)是香港一家长途航空公司,并以低价机票作招徕,经营模式与廉价航空公司相似。该公司于2005年2月成立,2006年10月26日首航,并已经于2008年4月9日自动清盘、结业。甘泉航空以香港国际机场为基地。排除已经结束经营的旧香港航空,甘泉航空是香港第五所提供民航服务的航空公司。

投资方背景:甘泉香港航投入资金为1亿美元,公司创立人为李卓民牧师及李黄慧恂师母(牧师夫人的尊称),首席首席执行官为苗礼士。苗礼士是港龙航空(国泰港龙航空前身)的创办人之一,也是港龙首位首席执行官。

运营机型:最多拥有5架波音747-400客机

开飞航线:香港-伦敦、香港-温哥华

经营情况:2006年10月25日,甘泉航空首航伦敦(航班编号O8 700),但因俄罗斯突然取消甘泉航空的当地领空进入许可权,10月25日由香港前往伦敦格域的甘泉航空700号航班被迫取消,改为10月26日下午1时起飞,公司共向200多名乘客作出赔偿。

2008年4月9日下午,2点甘泉航空在位于东涌东荟城的总部召开记者会,甘泉航空首席首席执行官苗礼士证实该消息,宣布早上已向香港法院申请委任临时清盘人,法院委任毕马威的杜艾迪(Edward Middleton)及侯柏特(Patrick Cowley)为甘泉航空的临时清盘人。2008年4月18日,临时清盘人宣布由于没有投资者接洽,导致营运资金缺乏,当日解雇大约700名员工,会聘请其中少部分员工协助清盘工作,甘泉香港航空正式倒闭。

Ø 港龙航空(Dragonair)(1985年-2020年)

港龙航空有限公司(Dragonair,全称Hong Kong Dragon Airlines Limited)是香港第二大航空公司,以香港国际机场作为枢纽。港龙航空每星期提供约四百班航班,客运航点包括亚洲各地,以中国大陆为主要市场;货运路线则更涵盖欧洲、中东及北美地区。

投资方背景:1985年5月由商人曹光彪、包玉刚、霍英东及中资机构华润、招商局等组成的“港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希望创办一家有中资背景的本地化航空公司,与当地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英资公司香港国泰航空有限公司竞争。

运营机型:1985年港龙首航时,只拥有一架波音737-200客机。1993年3月,港龙机队加入了空中客车的A320,而A330则于1995年7月加入。目前国泰港龙的空中客车机队包含10架A320、7架A321及15架A330三种型号飞机(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开飞航线:1986年开办来往泰国普吉的航线,并增加往返中国内地六个城市的包机服务,1990年代,由于当时只有港龙提供台湾经香港转至中国内地的两岸航机服务,因此主要发展其内地航线业务。

经营情况:1985年11月,时任港英政府财政司的彭励治(曾任国泰航空母公司太古集团董事局主席),宣布新的航空政策,规定一条航线只能由一家航空公司经营,先获发牌经营的航空公司可获独家经营的资格。由于高利润、高客量的航线,包括香港-北京、香港-上海、香港-伦敦等航线已经由英资的国泰航空营运,港龙只能经营往来泰国、中国除北京、上海以外其他城市等利润较低、客量较少,而由拥有广体客机的国泰航空营运的话效率不高的航线。1989年底,港龙航空的亏损累计已达23亿港元,大股东渐感无力支撑,逐萌退意,国泰航空眼看时机已到,便开始了收购部署。

1990年1月,国泰航空和太古集团从曹氏收购了港龙航空的35%,成为其股东。2006年6月9日,国泰航空发表声明,指有关在收购港龙航空一事上已与其它相关公司达成协议。国泰航空将以82亿2千万港元及发行新股(股份占九成),向港龙航空其它股东全面收购港龙。另动用40亿7千万,增持中国国际航空股权,由10%增至20%。另国航则以53亿9千万,购入国泰10.16%的股权,使国航与国泰形成互控关系。同年9月28日,港龙航空正式成为国泰航空全资附属公司,并宣布裁减191名员工。

2020年10月21日,为了应对新冠肺炎流行对航空业所造成的持续影响,国泰航空宣布企业重组计划。集团旗下全资附属区域航空公司国泰港龙航空将即时停止营运。国泰航空集团拟寻求监管机构批准,由国泰航空及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香港快运航空营运国泰港龙航空的大部分航线。

Ø 捷星香港航空(英语:Jetstar Hong Kong Airways Limited)(2013年-2015年)

捷星香港航空成立于2012年并由中国东方航空及澳洲航空合资经营。其后于2013年6月6日,由何超琼管理投资的信德集团宣布以逾五亿港元入股捷星香港,入股后与东航及澳航各持占三成三均等股权。2013年8月,在捷星香港航空的空运牌照申请刊宪后,遭到香港所有民航业者-国泰航空及香港航空提出的反对。

2015年1月,空运牌照局就捷星香港的申请举行有关"以港为主要营业地"的公开研讯。2015年6月25日,香港空运牌照局拒绝捷星香港的牌照申请,理由是捷星香港是澳洲特许经营航空公司,被认为不符合《基本法》第134条(2)有关以香港为主要营业地的要求。2015年8月20日,母公司之一的澳洲航空于年报中表明,今后不会再向捷星香港作出投资。

二、 澳门那些歇业的航空公司

提到澳门的航空业,有必要回顾下澳门机场的历史,澳门机场是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填海造陆建成的机场。1989年,澳门国际机场专营股份有限公司(CAM)成立,注册资本为澳门元40亿。澳门国际机场正式开工,由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负责建设。澳门国际机场采用人工填海方式兴建,机场不大,只拥有一个航站楼5.9万平方米,以及一条长3300多米的飞机跑道,但是,建造的难度不小,不到六年,填海3400万立方米。1995年12月8日,澳门国际机场正式运营。

Ø 濠亚航空(Macau Asia Express)(2006年)

濠亚航空是一间以澳门为基地的廉价航空公司,由澳门航空、信德集团和中航兴业合组而成,初期投资3000万美元,提供单一客舱。2006年5月由澳门航空获批核“分专营权”,当中包括11条中国内地及11条亚洲地区航线。澳门民航局已批准濠亚航空的“空运营运许可”。当局指成立濠亚航空主要目的并非与现有的航空公司抢夺市场,期望通过新航线的开通,为澳门带来更多元化和不同市场的客源,扩大市场的覆盖面。濠亚航空拟定2007年12月向Aircastle有限公司租借并引进备配CFM-56引擎的A320客机,2008年再引进多四架客机,而另一架会由澳门航空营运,以满足本地区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机队选用与澳航相同的空中客车机型,并且会与澳航共用现有的维修队伍,以减低航空公司营运成本。根据2011年1月19日出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第3期第二组,显示濠亚已解散及因完成清算而消灭。

Ø 非凡航空(VIVA Macau)

非凡航空是一家曾以澳门为基地且已被停牌的廉价航空公司。前身为澳门鹰扬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辖下的“WOW!Macau”,及后于2005年12月9日改名为“Viva Macau”。2006年5月,非凡航空公司与澳门航空之间的分专营权达成共识并获通过,于2006年的12月16日启航。此外,非凡航空正与澳门航空公司协商,以提供代码共享航班服务,扩展大中华地区乘客量。

投资方背景:澳门特区政府通过工商业发展基金,一共向非凡航空贷款近2亿元澳门币。澳门政府表示支持以澳门为基地的航空公司运作。

运营机型:非凡航空曾以租赁形式拥有以下机种:1架B767-200ER,注册号B-MAV(原属墨西哥国际航空);1架B767-300,注册号B-MAW(原属PBair);1架B767-300ER,注册号B-MAY(原属新几内亚航空)

开飞航线:澳门-雅加达、澳门-胡志明市、澳门-河内、澳门-悉尼、澳门-墨尔本 、澳门-东京、澳门-冲绳、澳门-札幌

经营情况:2009年,有非凡公司内部知情人士向澳门立法会议员区锦新透露公司行政混乱且经营不善,公司内部一百多名员工当中不少人收受高薪但无所作为,且不断接收政府数以千万计的“资助”(实际为贷款,属于政府公帑)以维持公司运作。7月31日,区锦新就政府资助非凡航空的问题向行政当局提出书面质询,当局得知其资助非凡一事被公众所知,便停止对非凡航空提供“资助”,而非凡航空在缺乏政府“资助”下即时面临困境。2010年3月26日,非凡航空因未清付航机燃油费用,部分航班取消及延误,导致超过300名乘客滞留澳门国际机场。

3月28日,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危机处理办公室、民航局及消费者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举行联合记者会宣布,由于非凡航空由2010年3月26日起中断服务后,一直不与澳门特区政府合作,不给予受影响乘客资料,导致疏导工作进度缓慢,因此要求澳门航空中止与非凡航空的航空合约,并得到澳门航空同意,由于非凡航空丧失作为公共航空运输经营实体的基本资格。2010年4月12日,非凡航空向澳门初级法院提出破产请求,其后法官于同年9月13日宣告其破产。

三、台湾那些歇业的航空公司

台湾地区作为外向型小型岛屿经济体,航空运输在其经济发展和对外联系中发挥了重要的客流和物流承载功能。作为我国民航业最发达的地区(没有之一),在台湾这片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军用和民用大大小小的机场加起来将近有40座,诞生了近20家航空公司。

台湾省民用机场分布示意图

(一)日据时期的台湾航空(1945年以前)

台湾民用航空运输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台湾被日本占领,统治台湾的日本殖民者为了加强控制,并进行经济掠夺,先后在台湾修建了多个机场,开通了航线。到1945年台湾共有机场17处,其中民用机场有:台北、宜兰、台中、台南、台东、淡水,(台北松山机场最大),军用机场有:基隆、新竹、嘉义、冈山、高雄、屏东、马公等七处陆地机场和鹿港、高雄、马公、花莲等四处水上机场。当时台湾的航空运输已经初具规模。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台湾遭到盟军飞机的空袭,机场设施和飞航设备破坏严重。

(二)二战后快速兴起的台湾航空业(1947年-1987年)

国民党接收台湾后,由中国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与中央航空公司(Central Air Transport Corporation)分别在台北、台南二地设站,并于1947年开始与上海、福州、厦门、汕头、香港等沿海城市通航。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至台湾,自此时开始海峡两岸的航空工业及民航空运于是分道扬镳各自发展。为了摆脱四面皆水、孤处东海的困境,台湾当局十分注意发展航空运输。依靠“美援”资金,台湾大举投资兴建民航设施,提升民航运输的发展能力。1950年,台湾开辟台北机场为国际机场。翌年又开辟台南机场为国际辅助机场,并与美国、菲律宾、泰国、韩国、日本等国航空公司签订了临时空中运输协议。协议签订后,各国航空公司均辟台湾航线,并指定民航空运队经营国际航线。

Ø 民航空运公司(Civil Air Transport Inc.)(1946年-1975年)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后,国民党带着无价的财富和大约200万撤离的中国人逃到台湾岛,原先的三大航空公司(中央、中国、民航空运队),仅有民航空运队机队与人员全数跟随政府迁往海南岛与台湾(另外两间公司的机队大多飞赴香港,随后在在香港举行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投向祖国怀抱,史称“两航事件”)。民航空运队是第一家以台湾为基地的民用航空业者,在1955年改组成立民航空运公司(CAT, Civil Air Transport Inc.),经营岛内外航线,但1975年该公司法人股东美国太平洋公司决议宣布解散。

投资方背景:1947年1月,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司令官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美国商人魏劳尔(Whiting Willauer)成立“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空运队”,英文名称为CNRRA Air Transport,缩写为CAT,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签署协定取得在中国领空载客运货经营的权利,协助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从事战后救济物资运输业务。1955年,民航空运队改组为民航公司,原本公司的部门被拆解为民航空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亚洲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美方持股49%、台湾当局政府持股51%。公司实际经营仍是由美国人操手,既服务于军方,也服务于民间,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C.I.A.)。

运营机型:1950年,民航空运队首次以C-46运输机开航台湾岛内航线。

开飞航线:1950年6月28日,CAT开航日本东京与韩国汉城之国际航线,因韩战爆发,CAT的营运恢复收入。随后增开香港、大阪、新加坡(经香港、曼谷)等国际航线。

经营情况:民航空运股份有限公司改组经由陈纳德引线,美国中央情报局与美国国防部愿意向CAT提出资金援助,换取CAT进行秘密情报作战之业务。1968年2月16日,民航公司的波音727型客机“超级翠华号”(编号B-1018)执行CT-010号班机,从香港启德机场将飞抵台北松山机场前,因为拦截ILS讯号失败,在台北县林口乡山区坠毁,21人死亡。4月11日,民航公司停止国际航线营运。5月29日,国内线航班转移给中华航空,公司实质进入停业状态。

1975年,越战结束,美国不再需要掩护公司进行特殊空中任务,民航公司的法人股东美国太平洋公司决议解散民航公司,民航公司至此结束营业。

Ø 复兴航空(TransAsia Airways)(1951年-2016年)

复兴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兴航空)是台湾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创立于1951年5月21日,1983年由国产实业集团接手经营。主要经营国内航线以及区域国际航线。枢纽机场在桃园国际机场及台北松山机场,提供客运和地勤代理的服务。曾经于2014年成立经营低成本航空子公司威航,但在2016年10月1日停止威航营运并并回复兴航空。

投资方背景:由陈文宽、戴安国、蔡克非等人共同创办

运营机型:开航时以PBY-5A“蓝天鹅”提供服务,后来使用全欧系民航机,以空中客车与ATR生产的机种为主。

开飞航线:提供台北、高雄、花莲及台东的航空客货邮运,与金门、马祖不定期包机业务,并代理世界各国航空公司客货邮运业务。

经营情况:1958年,台北当局与美国中央情报局介入印尼内战,支持苏拉威西岛的地方武力对抗苏卡诺政府;当时由陈文宽等人共同创办的复兴航空出面,除了以PBY运送枪械、物资至苏拉威西岛外,还买了C-54运输机与B-26轰炸机各一架支援地方武力作战。

1983年复兴航空由国产实业集团接手改组后,乃于1988年8月25日恢复岛内航线营运。

2014年7月23日,复兴航空GE222号ATR-72型飞机在澎湖县马公市降落时重摔,已造成47人死亡,11人受伤。

2015年2月4日上午10点半左右,一架台湾复兴航空GE235的ATR72飞机从台北松山机场起飞后不久擦撞高架桥,坠入基隆河,断成几截。机上载员(含机组)共58人,造成43人罹难、15人受伤。

2016年11月22日,复兴航空召开临时董事会,上市普通股暂停交易;复兴航空向民航局提交长期停航申请,并宣布解散,成为台湾股市有史以来第一家直接宣布解散的公司。

2018年6月29日,复兴航空经台湾士林地方法院裁定宣告破产。

Ø 远东航空(Far Eastern Air Transport)(1957年-2019年)

远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东航空,缩写为FAT)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台湾台北市松山区的航空公司,由胡侗清于1957年6月5日创立。过去曾为台湾本岛及离岛航线业者的龙头,航点遍布各大城市、离岛,并持有不少国际航线的航权,开设数条近距离的国际航线。曾因发生两次财务危机而暂停营业,目前处于暂停但不结束营业的状态。

投资方背景:1957年6月5日,胡侗清创立远东航空公司,初期员工约30多名,资本额60余万元,除经营客、货运外,从事的业务包括空中运报任务、国内外包机、空中照相、森林防护、海上搜寻、支援石油钻探等运补等工作,直到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通车后,此部分业务才宣告终止。1962年开辟台北与高雄之间的定期航线。

运营机型:ATR 42/72、Boeing 737、Boeing 757 、MD-80、MD-90

开飞航线:远东航空开辟北高定期航线之后,陆续增辟国内外航线,每日最高提供百余班次的飞航服务,飞行范围遍及东南亚、东北亚等亚洲区域的国家与城市

经营情况:1986年远东航空公司创办人胡侗清辞世,由于未预立遗嘱,因此造成家族股权纠纷,对经营管理产生巨大冲击,在当时正值世界石油危机,再加上当时『开放天空政策』增加多家航空公司加剧市场竞争,使得远东航空市场占率大幅下滑。后公司市场占有率逐渐回升到50%左右。2008年5月,远东航空因经营高层掏空事件欠缺资金支援停飞,其后经法院裁定准予重整,并在桦福集团董事长张纲维挹注资金及率领全体员工积极努力下,于2011年4月18日复航营运,陆续开辟国内及国际线业务,2011年10月更陆续开航两岸航线,全面提供亚洲区域的飞航服务。

2019年12月12日,远东航空正式宣布于12月13日停止营运。

Ø 大华航空(1966年-1998年)

大华航空,是台湾曾经存在的一家航空公司,创立于1966年,成立初期以直升机农药喷洒、运补或包机等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唯其后经营不济而一度停航并易手。政府于1987年采行“开放天空”政策,开放航空公司与航线申请,易手后的大华航空申请复航兼营民航运输业务。1994年4月,长荣航空收购大华航空24%股权。1998年7月1日,长荣航空为配合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资源共享政策,将大华航空、马公航空以及台湾航空整倂入立荣航空。

Ø 永兴航空公司(国华航空前身,Formosa Airlines)(1966年-1999年)

1966年5月5日,永兴航空公司成立,该公司是国华航空的前身。1994年10月,永兴航空与诚洲电子集团结盟并更名为国华航空公司;1996年7月1日,中华航空买入国华航空42%的股份。1997年7月,国华航空与华信航空研究合并的可行性及资源、订位系统的整合。

1997年8月10日,国华航空7601号班机在马祖坠毁;空难后不久,国华航空停飞离岛航线。1998年3月20日,国华航空因两年内发生三次空难,被台湾交通部下令停飞所有航线。1998年4月4日,基于清明节旅客疏运的需要,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同意国华航空恢复部分离岛及无替代性航线。1999年8月8日,国华航空合并至华信航空,结束营业。

(三)市场放开后的激烈竞争(1987年-1998年)

1987年因中山高速公路壅塞,铁路营运绩效不佳,政府于是颁布“民航运输业申请设立、增辟航线、购机执行要点”放宽岛内航空运输新业者加入,并允许业者增辟航线的管制,此即一般所谓的“开放天空政策”。开放航空市场后,台湾籍航空公司由之前的6家迅速增加到1997年的17家。但由于岛内市场有限,飞航班次增加导致市场供过于求而相对承载率下降,航空公司竞争十分激烈。在具商业优势的联外航线拓展不易、海峡两岸的直航市场又迟迟无法启动的状况下,岛内航空公司在90年代末出现合并趋势,开始朝着集团化、联盟化的方向发展。

Ø 马公航空(Makung Airlines)(1988年-1996年)

马公航空(名称取自澎湖县马公市),成立于1988年8月,为台湾实施“开放天空”政策后首间开办的民营航空公司。马公航空公司创办人严式裕为江苏人,1949年随国民政府撤退而来到台湾,当1988年交通部颁布“开放天空”政策之后,严式裕遂四处奔走,连同当地仕绅与有力人士如潘载祥、胡荣宗等十五人,1989年顺利筹组“马公航空公司”,由陈文武出任董事长。

1989年1月18日,马公航空开始营运马公往返高雄之航线。

1995年,长荣集团收购马公航空30%的股份。

1996年3月,马公航空公司易名立荣航空,管理阶层改组,马公航空之名走入历史。

Ø 瑞联航空(U-Land Airlines)(1989年-2001年)

瑞联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联航空),是台湾与亚洲第一家低价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国内航线以及短程国际航线。2001年破产,破产前隶属于瑞联建设旗下,为台湾第一家破产倒闭的航空公司。

瑞联航空前身为中国亚洲航空(简称中亚航空),成立于1989年5月19日,登记资本额为新台币2亿元,员工约120人,奉准飞航“台北-高雄”、“台北-金门”等定期航线。中亚航空隶属于当时中国国民党立法委员吴德美家族的安锋实业,创业时只拥有一架36人座的肖特360螺旋桨客机,主要负责不定期包机业务。

1990年代初期,台中市知名建商瑞联建设在中台湾推出“瑞联天地”等几个大型建筑案,名噪一时。瑞联建设老板周启瑞、周启昌决定向异业扩张,计划买下当时几乎是停顿状态的中亚航空。1994年11月,中亚航空被瑞联建设接手经营并更名“瑞联航空”,成为瑞联事业机构成员之一,并引进六架麦道MD-82客机。1996年8月3日,瑞联航空购入第三架麦道MD-82客机,编号为“B-88898”。1997年7月至1997年10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台湾房地产市场退烧,“余屋过剩”问题重创瑞联建设,瑞联建设亏损将近新台币25亿元,连带导致瑞联航空财务状况不佳。2001年11月13日,瑞联航空遭民航局注销《民用航空运输业许可证》。

(四)金融风暴后的衰败(1998年-)

1998年以后,台湾航空市场景气一路下滑。一方面,台湾经济长期低迷,连带影响到航空业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台湾地域有限,各地之间距离较短,航空运输并无优势可言,岛内公路铁路迅速发展,对航空业造成巨大冲击。航空在岛内交通中不占主角地位,加之航线过度重叠,机队数量过多,航空市场呈饱和状态。载客人数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减不断下滑,多条航线停航,唯有东部航线和离岛航线尚可勉力维持。岛内6家航空公司中的4家飞岛内航线业者中,除复兴航空因为半数营业收入来自台澳航线外,其余公司均出现严重亏损。为此,各公司不断提升联外航线营运比重,大幅扩充航线运能,但又难免与主飞国际航线的外籍航空公司产生激烈竞争。

Ø 威航(V air)(1989年-2001年)

2013年因应亚洲地区廉价航空快速发展的趋势,复兴航空开始筹设自己的廉航子公司,2014年1月23日,全民航空中英文名称出炉,分别为“威航”及“V air”,正式名称则是威航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27日,威航取得(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交通部民用航空运输业许可证 (Air Operator Certificate, AOC)。2014年12月17日,威航开航,首航班机是台北-曼谷廊曼的ZV005,当天凌晨6:40自桃园机场起飞,上午9:35抵达曼谷廊曼机场。

2016年8月9日下午,复兴航空董事会决议,威航营运至2016年9月30日。2017年9月30日,威航的民用航空运输业许可证确定失效。

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执政,大陆旅客迅速减少。一方面,大陆及港澳地区访台旅客还将持续下滑,另一方面,台湾省的新南向国家旅客增量似乎一年不如一年。大中华区是台湾主要的旅游市场,其中,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大陆市场增长引擎熄火,以及新南向市场是否能保持高速增长有待考验,两者共同构成了台湾民航市场的困境。

航旅新零售

航旅新零售(微信公众号ID:AirDS-):聚焦航空分销与服务领域,推动航旅新零售认知升级,助力航空零售转型和旅客服务数字化转型。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